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廣西稅務部門聚焦制造業企業需求,用好政策疊加優勢,提升工作質效,以稅惠推動科技創新,撬動企業發展新動能。
促“基礎研究”穩步前行
在百色,廣西萬仕智稀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數十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躋身國家“專精特新”企業行列。“前期研究投入巨大,加上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外部因素,企業一度陷入困境。好在國家稅費支持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劑。”公司負責人趙常林表示。
在北海,廣西輝煌朗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研發的非道路國4標準尾氣環保裝置成功上線,有效解決了國內工程機械、農用機械黑煙超標問題。“自主研發之路任重而道遠,多虧了稅費優惠‘真金白銀’的鼎力支持,讓我們能夠全力以赴投入到研發中。”公司財務負責人王雪根說。
助“數字車間”改造升級
北海恒興特種飼料有限公司實現了生產全過程數字化控制。“數字車間的順利上線離不開稅收優惠的有力支持,近兩年來我們享受了飼料產品免征增值稅近500萬元,節省的稅費我們全部用于智能智造、無人精控的研究開發。”恒興特種飼料的財務負責人李澤芬說道。
同樣依托數字化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還有玉林市富山液壓件制造有限公司。2022年,該公司投資引進的廣西區內第一條全自動數控柔性生產線正式投產,備足毛坯后可實現無人值守的自動化生產,效率提升80%以上。公司總經理助理梁善文表示,稅費政策對公司的扶持力度很大,節省下來的資金及時投入到數字化改造項目中,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為“智慧工廠”添磚加瓦
“智慧工廠的落成,實現了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生產。”梧州市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朱健超說。
“在企業的智慧創新道路上,少不了稅務部門為我們保駕護航。”朱健超表示。智慧工廠的建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項目需要鋪設天然氣管道長達2000多米,彼時資金和技術都遇到了困難。國家稅務總局梧州市長洲區稅務局了解后啟動“黨員先鋒助企專班”,采取“網絡化核查”的辦法進行“一戶一次”精準推送,確保政策直達企業。得益于稅費優惠,金海公司與中國移動、華為公司等信息化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加大智能場景的開發與應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企業管理。
八桂大地,制造業正處處顯示著“智造”帶來的魅力。國家稅務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虎表示,在加快“廣西智造”的探索之路上,廣西稅務部門將持續聚焦實體經濟“智造”升級,持續強化跟蹤問效,確保稅費紅利深入每一市場主體的“毛細血管”,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稅務力量。